■记者 沈虹 通讯员 邵雪慧
本报讯 近日,记者走进浙江裕德时装有限公司的缝纫车间,只见员工们在一条条流水线上打褶、缝纫、贴边、熨烫,忙碌且有序。而每条流水线前悬挂着的大型显示屏和闪烁的警示灯,提示着这条生产线的与众不同。
这就是由浙江思创理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“智慧”流水线。“每件衣服都配有一张射频卡,每完成一道程序刷一下卡,电脑系统就能读取完成每道工序所用的时间信息,实时监测生产线上的动态平衡。”公司项目总监李学辰介绍。
第一个工位的边梅霞做的是打褶工序。刷卡后,屏幕显示三件衣服打褶所需的时间是204秒。半成品通过流水线传到第二个工位的王小娇,她负责两片衣服的缝合。由于王小娇是新员工,对这道工序不够熟练,她缝合三件衣服所需的时间为821秒,超过了测算的标准时间。屏幕上立刻显示红色警报,警示灯闪烁起来。
“这表示流水线在缝合环节‘堵住’了。”李学辰指着屏幕上的红色柱状图告诉记者,系统从问题库中分析了可能产生“堵”的原因并提出处置方案。他表示,目前,除了裕德,全省还没有别的服装企业采用物联技术流水线,“裕德是第一家‘吃螃蟹’的企业。”
浙江裕德时装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老牌纺织服装企业。以前,服装生产中的人工环节多且随意性大,生产管理缺乏可控性,容易在某些工序出现“卡脖子”现象。由此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低,成本居高不下,产品品质也难以得到保证。
流水线“流不动”,怎么办?去年9月,在市经信局举办的企业管理创新活动中,企业总经理陈娟华对浙江思创理德公司的物联技术“一见钟情”,双方一拍即合。去年底,李学辰的团队挑选了一条新员工多、流动性大的流水线作为试验线,对其进行了改造。两周后,这条生产线的产能提升了15%,效率一下子跃居各条生产线的第一名。
生产线改造后,陈娟华发现流水线“动”起来了,对生产过程的管理也更加方便了。“不仅如此,我们还能实时发现流水线上存在的问题,能快速反应单件服装的次品,降低了因批量生产而产生的大量报废的损失,而且交货期也有了保障。”
目前,企业已有10条流水线采用了这一技术。运行一个月以来,生产总产量从原先的每周5842件,提升至每周12230件,产量翻了一倍。初步算来,裕德一季度的生产效率提升了20%,产值超过8000万元。
在当前服装行业生存压力日益增大的形势下,生产效率提升,产品质量提高,交期有保障,也就意味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。就在上个月,国际品牌“MaxMara”来裕德考察了这条“智慧”流水线,当即就把一万件服装订单放心地交给了企业。“这样的改造,真值!”陈娟华说。
|